专业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专业介绍 > 正文
分类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研究方向介绍(学术型硕士)

1.所属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学科、专业代码:0807。

2.学科、专业简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于2010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1986年获得动力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制冷与低温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专任教师人员34名,其中教授5人,“黄山青年学者”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11人,兼职教授(硕导)12人。研究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科研与教学能力强。本学科教师长期从事能源清洁转化、高效环保动力技术、低温生物医学工程、低温技术与工程的研究,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已形成一系列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在能源与动力、制冷与低温工程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本专业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和高校欢迎,毕业研究生除部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自主就业外,就业率100%,毕业生深造流向主要包括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就业流向主要包括国内知名能源动力企业、制冷空调企业与研究院所。目前,已为国家输送各类高级人才3000余名,其中一批成长为能源动力行业领军人物。近年来,已承担科研项目30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攻关、国家“863”计划等,年均科研经费约500万元。年均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40余篇,包括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Combustion and Flame、Applied Energy,Renewable Energy,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Fuel、Energy和内燃机学报等知名期刊。

3.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和领军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具有坚实的能源与动力领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宽阔的学术视野、优秀的人文与科学素养,能从事相关领域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工程技术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主要研究方向

(1)能源清洁转化与自动化

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需求,围绕高效清洁燃烧机理、污染物生产及演变规律、多相流流动和湍流燃烧等研究领域,开展燃料化学能到热能释放过程中的物理化学问题研究。在高效清洁燃烧领域形成了专业特色,并建立了相关实验平台和数值计算服务器,研究成果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和安徽省重大专项1项。

(2)高效环保动力技术

面向国家节能减排的重大需求,针对清洁替代燃料燃烧技术、污染物后处理技术及高效清洁分级燃烧技术中的燃烧特性和机理开展研究,采用实验和数值分析相结合,揭示清洁替代燃料的燃烧机理,开发新型动力循环,构建低成本污染物催化转换机理,建立高效清洁燃烧过程组织方法。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内外知名车企和燃烧器厂家,该方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安徽省重大专项1项、安徽省自然基金2项。

(3)新能源科学与先进动力系统

紧密结合新型动力系统发展的时代需求,发展新型清洁安全的先进动力循环系统,致力于解决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新型能源系统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基础问题和技术瓶颈,围绕动力电池的热管理和热失控、燃料电池水热管理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仿真与能量管理等重要基础问题开展研究,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内外新能源动力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企业。

(4)移动源污染物控制与预测

面向绿色交通重大需求,开展复杂时变环境、交通流和街谷建筑结构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物转化及扩散特性影响的研究,分析街谷特征、交通流状况对污染物的扩散及输运特性的影响规律,构建实际道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扩散预测软件。研究成果为城市道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物分布提供监测、分析和预测方法,发展城市道路污染预报预警系统,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及人民出行提供污染物特性的预测预警。

(5)制冷空调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围绕我国制冷空调节能、“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需求和和国际科技前沿,聚焦制冷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新型环保制冷技术等研究领域,在制冷空调系统匹配特性、空气源热泵空调技术及应用、制冷空调用冷凝器及蒸发器、制冷压缩机新技术等方面开展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为家电、能源与环境等重要支柱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热电制冷、吸收式制冷、节能与低品位热能利用系统等方面提出新理论和新方法,形成专业领域特色,促进学科发展。获3项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授权发明专利8项。

(6)低温技术与应用

围绕我国大科学装置、空间科学、尖端装备和超导等重大需求和和国际科技前沿,研究低温关键设备轻量化设计及可靠性、低温传热、低温换热器等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提出负压换热器的传热技术及压降性能的分析与优化方法,解决了超流氦低温系统中液体获得率低的难题,为超流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依据,并成功用于某直线加速器的2 K垂测系统。

(7)冷冻冷藏技术

面向“一带一路”和国家海洋战略中冷链物流和冷冻冷藏设备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以“合肥工业大学-美乐柯制冷技术与工程研究院”为研究基地,围绕冷冻冷藏装备中绿色制冷剂应用、高效传热传质技术、食品保鲜技术、低温精准控制等研究领域,聚焦国际冷冻科学与技术前沿,开展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在CO2复叠式低温冷库系统、风冷电冰箱流道内低速气流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开式低温陈列柜空气幕气流组织优化、变频电冰箱制冷系统设计等方面提出新理论和新方法,服务美乐柯、美的等知名企业,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形成了节能环保型电冰箱制冷关键技术与高效冷冻冷藏机组设计为核心的专业领域特色。

(8)低温生物医学工程

围绕低温科学与生物医学的前沿交叉领域,主要通过热力学、量热学及微流控等技术手段研究生命低温及干燥保存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探索低温玻璃化保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提高低温保存效率,缩减低温样本库能源消耗为最终目标。目前已在此方向上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开展了生物低温保存溶液的配方优化、仿生细胞膜的制备、冷冻及干燥、生物微流体芯片的动态温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5.主要科研设备

火焰传播特性光学诊断实验平台

发动机污染物后处理催化实验台

9fd82b99babdc032a51d0fa41123396

基础火焰光学诊断实验平台

发动机燃烧分析及排放测试实验台

adc40f804263686ce2005e4ce909352

0e35a1641fcd87273821b336511037a

电化学工作站—旋转圆盘电极

锂电池充放电仪

d032c72f03f74ebf5c5473a5229e55f

6aa1bdaf3bcc4d27d07f40d4d9955f9

动力电池热失控测试平台

曲线隧道火灾实验平台

1618480347(1)

增压器特性实验平台

4ab91bbf91c27c74e5b13fb1615effb

湍流单液滴燃烧实验装置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测试系统

1618479931(1)

国VI排放标准先进发动机测试平台

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性能实验台

微流控实验分析平台

上一条:交通运输工程研究方向介绍(学术学位硕士) 下一条:车辆工程研究方向介绍(专业学位硕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