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属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学科、专业代码:085800;获得授权时间:2007年。
2.学科、专业简介
2007年获得能源动力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专任教师人员34名,其中教授5人,“黄山青年学者”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11人,现有兼职教授(硕导)12人。研究队伍学术水平较高、科研与教学能力强、研究课题工程应用背景强,拥有价值2000万元的教学与科研设备,建有内燃机排放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能源动力综合实验室、制冷与低温实验室。经多年建设与发展,已形成能源清洁转化技术、先进动力与自动化、新能源动力技术、低温生物医学工程、低温技术与工程、低温溶液热力学、交通排放预测与控制等多个特色研究方向,与国内知名汽车企业、空调企业、新能源动力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体系,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地方、企业委托项目,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年均承担科研项目约600万元,年均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40余篇,毕业生除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外,就业于国内知名能源动力类企业、制冷空调企业与研究院所,就业率100%。
3.培养目标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掌握能源动力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能源动力系统、制冷与低温技术领域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4.研究方向
(1)能源清洁转化技术
围绕动力机械中复杂流动和燃烧过程以及污染物生产特性开展研究,发展燃气轮机、内燃机、电力设备等动力装备的新型节能和减排技术,如低温燃烧、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辅助燃烧技术、增压技术和排放后处理技术等,进一步提升动力装备的节能减排潜力,与企业合作进行关键技术开发,相关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内外知名车企和燃烧器厂家。
(2)先进动力与自动化
面向先进动力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开发的重大需求,针对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系统仿真与控制策略、新型高效低污染发动机、复合喷射清洁燃烧技术及其他动力装备的优化控制技术开展研究,揭示新型动力系统的热功转换特性,开发集成控制策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相关动力装备的现代设计和控制方法。
(3)新能源动力技术
围绕“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动力、储能及可再生能源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开展氢燃料电池可靠性设计及水热管理、动力电池的热管理和热失控防控技术、先进储能技术、新能源车辆动力系统的仿真与控制技术相关研究,建立智能化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提升新能源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实现新能源动力技术的突破;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内外新能源动力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企业。
(4)交通排放预测与控制
基于大数据分析、道路交通排放检测系统以及机动车排放因子,开展机动车交通排放高精度检测技术、复杂道路环境下污染物的扩散特性预测方法及城市交通环境评估体系的研究,完善城市局部区域的最优规划方案及交通管理,构建政府、高校和企业三位一体的道路交通污染物排放预测预警平台,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内大气环境检测及治理企业和城市规划及交通管理政府机构。
(5)制冷与低温工程技术及应用
面向制冷与低温工程节能减排技术、低温生物医学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着力研究空气源热泵空调、制冷压缩机、低温换热器、冷链物流和冷冻冷藏设备、生命低温及干燥保存等领域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探索低温玻璃化保存新思路,同时在节能与低品位热能利用、换热器高效传热传质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新理论和新方法。获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形成了制冷空调节能优化设计及生物低温保存技术为核心的专业领域特色。
5.主要科研设备
|
|
火焰传播特性光学诊断实验平台 |
发动机污染物后处理催化实验台 |
|
|
基础火焰光学诊断实验平台 |
发动机燃烧分析及排放测试实验台 |
|
|
电化学工作站—旋转圆盘电极 |
锂电池充放电仪 |
|
|
动力电池热失控测试平台 |
曲线隧道火灾实验平台 |
|
增压器特性实验平台 |
|
|
湍流单液滴燃烧实验装置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测试系统 |
|
国VI排放标准先进发动机测试平台 |
|
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性能实验台 |
|
微流控实验分析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