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同学们破解科研竞赛迷茫、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进一步浓厚学院学术创新氛围、展现人才培养成果,2025年11月8日,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在翠6教101教室隆重举办“睿行沙龙”学长交流会。活动特别邀请学院优秀学长洪睿、陈雷,以亲身经历分享竞赛技巧、科研心得与成长故事,为在场同学送上满满 “干货”。
本次交流会由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科学技术协会赛事保障部负责人胡楷主持,现场座无虚席,随着主持人开场,交流会正式拉开帷幕。洪睿围绕“竞赛加分与专利撰写”两大核心主题展开分享。他结合自身参与各类竞赛的实战经验,用清晰的表格梳理出不同级别竞赛的加分规则,从校级赛事到国家级竞赛的申报要点、评分标准逐一拆解,让同学们对“如何选赛、如何备赛”有了明确认知;谈及专利撰写,他更是拿出自己的专利申请书作为案例,从技术方案的提炼、权利要求书的撰写,到专利申报流程中的时间节点与注意事项,讲解细致入微,还特别提醒大家 “要注重技术创新性与实用性的结合,避免重复研发”。此外,洪睿还分享了竞赛团队组建的核心要求:“团队成员要优势互补,既有擅长技术研发的同学,也要有精通文案撰写、PPT制作的同学,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协作意识,才能高效推进项目。”
随后,陈雷学长聚焦“科研成长与竞赛流程”带来深度分享。他以时间为轴,讲述了自己大一开始接触科研项目,从跟着老师做基础实验、整理数据,到后来独立负责子课题、带领团队参与竞赛的成长历程,“刚开始做科研时也经常碰壁,数据不理想、实验方案出问题都是常事,但坚持下来就会有收获。”在分析各类竞赛流程时,陈雷学长结合 “挑战杯”“互联网+”等赛事,从选题立意、方案设计、作品打磨到现场答辩,每个环节都给出了实用建议,还分享了自己总结的“竞赛备赛时间表”,帮助同学们合理规划时间。
两位学长在分享中一致强调,深耕科研竞赛领域,关键在于主动钻研——既要深入研究专业技术细节,积累专利撰写与科研实战经验,提升专业硬实力;也要提前做好学术与职业发展规划,“大学期间要多尝试、多探索,找到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点,锚定发展方向后持续发力,才能为未来学术深造或职场发展筑牢根基。”他们还鼓励同学们遇到问题多向老师请教、多与同学交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能力。
此次“睿行沙龙”学长交流会,是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搭建学子成长平台、推动科研创新的生动实践,为学院学术氛围与创新人才培养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睿行沙龙” 系列活动将持续聚焦同学们的成长需求,邀请更多优秀学子、行业专家分享经验,构筑起经验共享、互助共进的桥梁,助力学院学子在专业发展道路上融合理论与实践,驶向更璀璨的未来。


韩雪莹、张天宝、王欣悦/文 马瓒良/图 张金伟/审核